一、学校概况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95 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古韵端州,是一所集升学与技能培养于一体的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学校致力打造成为一所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社会认可、学生向往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周边高校林立。同时,学校具备集团化办学优势,与广东理工学院、哈尔滨石油学院、淮北理工学院、马鞍山学院同属中国科培教育集团。


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学校精心设置 18 个特色专业,涵盖财经商贸、智能制造、交通运输、艺术等领域。各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此外,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实训中心和运动场,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这些设施不仅满足日常教学需求,更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学校拥有一支由资深学者、行业专家和青年才俊组成的教师队伍,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雄厚。同时,学校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及上市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交流机会。


办学 30 年以来,学校在各级技能竞赛、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近年来,学校在广东省“3+证书”考试中成绩尤为突出,本科上线人数和高校录取人数均位居全省前列,连续两届学生获得广东省数学单科满分(150 分)。

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综合高中试点建设,始终坚持“高质量就业与优质升学并重”发展主线。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优质的教育资源、特色的专业设置、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卓越的育人成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校发展历程

学校创办于 1995 年 7 月,时名肇庆科技培训学校。1997 年 7 月,学校规模扩大,分为肇庆市体育中心内和火车站前西路两个校区。

2000 年 4 月,取得职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资格,更名为肇庆市科技学校,校址位于玑东路校区。


2005 年 6 月更名为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2010 年 2 月,通过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成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
三、校徽与校训

(一)校徽
学校校徽外环以中英文校名“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ZHAOQINGS&TSCHOOL”环绕。中文校名彰显了学校的地域归属与教育属性,表明学校扎根肇庆,致力于为当地及更广泛地区培养人才;英文校名则体现了学校的开放性与国际化视野,寓意着学校积极与外界交流,汲取先进教育理念,为学生搭建走向世界的桥梁。
校徽中心图案由展开的书本和托举的双手构成。展开的书本象征着知识与智慧,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代表着学校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书本的形态也寓意着学校丰富多样的专业课程,各类专业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领域,助力学子开启智慧之门,探索未知世界。
托举的双手寓意着学校对学生的关爱、呵护与培育。学校如同这双温暖而有力的手,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引导,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这双手也象征着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他们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托起学生的梦想,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紫色是一种高贵、神秘且富有创造力的颜色。它代表着学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科技的领域里大胆探索、勇于突破。同时,紫色也传达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的教育气质,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富有艺术感和科技感的学习氛围。
整个校徽设计简洁而富有深意,将知识、培育、创新等元素完美融合,体现了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以知识为基,以育人为本,以创新为魂”的办学宗旨,激励着全体师生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创造美好未来。
(二) 校训:厚德、明理、善思、创新
校训中引“厚德”为首,意在引导师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时时处处以德为先,立德为本,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让诚信、善良、尊重等成为我们的内在品质。
“明理”是求学奋进的方向,要求师生应“洞晓事理之精蕴,明察事物之秋毫”。“明理”激励全体师生“明理致用” ,明察事理、明了道理、躬行实践、学以致用。
“善思” ,是思维的磨砺与飞跃。它鼓励我们不仅要学会思考,更要善于思考,敢于跳出常规,挑战自我。善思,意味着我们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勇于提出问题,敢于设想未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强调培养思维活跃,理念新颖,独具风格的人才;“创新”要求师生有敢为人先的气魄,有勇于超越的理念,有与时俱进的行动。
四、校董会成员介绍
叶念厩: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硕士研究生
黄声巍:副董事长、校长,硕士研究生,副教授,肇庆市教育学会理事
曾德基:董事、副校长,本科,讲师职称
叶小磊:董事、副校长, 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职称,肇庆市教育学会理事、肇庆市中等职业教育首批、第三批特约教研员
贺得利:董事、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硕士研究生,讲师职称,肇庆市教育学会理事
五、校长致辞
各位同仁、师生、广大家长朋友: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级领导、企业合作伙伴、家长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一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核心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回望征程:以实干铸就职教品牌
自 1995 年建校以来,我校始终秉承“立德树人、技能报国”的办学理念,从一所普通中职学校成长为广东省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突破 11000 人,累计为社会输送近 10 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就业率长期保持在 98%以上,毕业生深受企业青睐。

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率先探索“就业与升学并重”的育人模式。连续三年我校的本科上线人数和高校录取人数均居全省前列,每年均有近 600名学生被公办知名院校录取,连续两年培养了学生获得广东省数学单科 150 分(满分)。2025 年,我校学生在广东省“3+证书”职教高考中取得历史性突破,专科上线率 90%以上,本科上线 158 人。这一成绩不仅位居全省中职学校前列,更彰显了我校在文化课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上的显著成效。

(二)立足当下:以创新驱动内涵发展
1.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
学校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广东嘉利车灯有限公司等 200 余 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 70 多个 校外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生 态圈。2024 年,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功入选广东省“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为肇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 强化教研引领,提升教学质量
2024 年,我校作为广东省中职学校高质量教研交流会的承办单位,在推动职业教育向上向善发展中效果显著。2024 年,学校教师团队在省市级教学能力比赛、美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及中职“双新”教学能力大赛中斩获奖项 21 项(其中,市级 17 项、省级三等奖 4 项),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师资基础。
3. 优化升学就业“双通道”
学校通过“3+证书”职教高考班、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等途径,助力学生实现“技能+学历”双提升。2024 年,我校举办 30 余场企业招聘会,毕业生人均可选岗位达 5个以上,真正实现“优质升学”与“高质量就业”双赢。
(三)展望未来:以质图强再启新程
面向“十四五”收官之年,我校将聚焦三大方向:
一是 打造湾区职教标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优势,学校新增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等前沿专业,将进一步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二是 冲刺“双高”建设目标:一方面,以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创建为落脚点,推动“双精准”专业群全覆盖;另一方面, 以省级高水平综合高中创建为目标,助力更多学子圆梦大学。
三是 深化育人模式改革: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构建“思政教育+职业技能+创新创业”三维培养体系,为技能型社会输送更多“大国工匠”苗子。
各位同仁、师生、家长朋友们,职业教育是“人人出彩”的普惠教育,是支撑中国制造的基石。2025 年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校将继续秉持“向新向上,以质图强”的发展理念,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努力打造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现代化职业学校。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明天!
六、学校荣誉




(一)总体规划
打造“职普融通、多元成才”的综合高中示范校,为学生提供“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的双通道发展路径,成为区域职普融合教育的标杆。


(二)策略
短期(1~2 年):完成学籍互转机制、课程体系重构、师资团队整合,首批综合高中班顺利运行。
中期(3~5 年):形成稳定的分流机制,升学率(含职教高考、普通高考)与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长期(5 年以上):建成“综合高中+职业本科贯通培养”的立交桥,成为区域职业教育高地。
八、成就与发展

(一) 取得的成就
一是 育人成绩显著。2024 年,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成才,强国有我”文明风采活动中,我校共计 1 个作品获得省级一等奖,5 个作品获得省级二等奖,13 个作品获得省级三等奖,其中,卢咏思老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指导老师”。
二是教育教学硕果累累。2024 年,学校组织师生参加省市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共计获省级一等奖 1 项,市级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9 项,三等奖 8 项。其中,我校在2024 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广东省分赛中获银奖 2 项,成为肇庆市唯一一所获得该项目奖项的学校。此外,我校 21 工艺美术 A7 班的丘振羽同学在梁舒婷老师的指导下,获广东省学生技能竞赛“美术造型”项目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项目省赛一等奖的“零”突破。

三是“3+证书”职教高考成绩再创辉煌。 2024 年,学校组织 2021 级学生参加“3+证书”考试,共计 146 人上本科线,2163 人上专科线。上线率达 92%以上,近 500 学生被公办院校录取。其中,我校总分第一名以 403 分位居全省 45 名,1 人获广东省数学单科满分(150 分)。
(二)未来发展
未来,学校将紧跟党和时代步伐,勇立潮头,进一步深化办学方向改革。
一是着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实施现有专业动态调整,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扎实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加强专业课教师教学成果的验收。
二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接下来,学校将打造一支以省市级教学能手为核心的语数英教学名师团队,形成具备我校特色的备考方略,以冲击更多的本科上线和本科录取,提升学校的升学质量和办学品牌。
三是积极推进综合高中试点建设,以优质的教育资源、特色的专业设置、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卓越的育人成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