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
广东理工学院的创办始于 1995 年设立的肇庆科技培训学校,2004 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4 年依据《教育部关于同意在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广东理工学院的函》(教发函〔2014〕124 号),学校更名为广东理工学院,开始本科办学。

高要校区大门
(一)愿景与使命
学校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需求作为发展目标,把规范办学、内涵发展作为发展主线,把以人为本、激发师生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作为发展动力,把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尊重师生权益作为发展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积极进取,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鼎湖校区大门俯瞰图
(二)校徽与校训

广东理工学院校徽
校徽:
学校校徽标识中心图案取材于中文“粤”字意象,并且融入“书山”造型,书既是知识的源泉,更是文化底蕴的体现,象征着学子孜孜汲取知识。校徽的整体形象鉴赏,自上而下是由广东缩写字母“G”与“D”变形而来,两者环绕结合寓意学校立足于为广东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校训:修德、求是、笃行、创新
【校训解读】
修德——出自《左传》,意指经过修养,使得提升素养、品德高尚;
求是——出自《说文》,意指以科学的态度及精神追求真理;
笃行——出自《礼记》,意指努力践履所学,使得知行合一;
创新——出自《南史》,意指提倡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性行动。
(三)发展历程
1995 年 7 月,学校创办,时名肇庆科技培训学校,为培训性质的非学历教育学校。
1996 年 7 月,学校规模扩大,学校分为 2 个校区,一部设于体育中心,一部设于站前西路。
2001 年 7 月,于肇庆市玑东路建成学校玑东校区并投入使用,同年 12 月,取得中专学历教育办学资格,校名为肇庆科技学校。
2004 年 3 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校名为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至 2006 年,学校玑东校区占地 120.57 亩,建成校舍 12 余万平方米。
2007 年 9 月,学校位于肇庆市高要区祈福大道的高要校区开始投入使用,校区占地 900 亩。
2014 年 5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理工学院。
2017 年 9 月,学校位于肇庆市鼎湖区金鼎路的鼎湖校区建成,正式投入使用,占地 478 亩。
2018 年 5 月,经广东省学士学位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批准我校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四)学校定位与学科基本情况
1. 学校类型定位: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2. 办学层次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
3. 学科专业定位:应用型学科专业。以工科为主,经、管、文、艺术、教育学等各学科协调发展。
4.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5. 服务面向定位:重点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和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文化、体育及公益等支持与服务。
6. 发展目标定位:办学规范达标、应用型特色鲜明、工科优势明显的地方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
7. 学科基本情况:学校现设有 9 个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和通识教育中心。开设 37 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 6 大学科门类。
二、治理与领导
(一)学校董事会成员介绍
董事长: 叶念乔
副董事长:胡海建、陈晓阳
董 事: 叶念厩、李 艳、柴维斯、刘香萍、谭锦兴、黎会友、唐建宁、舒 程
(二)学校管理层成员
党委书记:胡海建。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团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校 长: 陈晓阳。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财务处。
党委副书记:张宗珊。负责纪检、学生工作。分管纪委、监察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党委武装部(保卫处)、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招生办公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党委副书记:黎会友。协助学校党委书记分管鼎湖校区党务工作。负责学生管理、学生信访处置工作。
常务副校长:柴维斯。协助校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科技与社会服务。分管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科技处、教育督导室、网络与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中心。
副校长:刘香萍。负责教学、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分管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
副校长:谭锦兴。负责行政工作。分管学校办公室、工会、后勤处、基建处,兼任工会主席。
副校长:唐建宁。负责人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分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图书馆。
副校长:舒 程。协助校长分管鼎湖校区行政工作。负责学生企业综合实习、校企合作、职业技术培训、国际教育学院。分管企业综合实践教育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校企合作办公室、采购中心,兼任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主任。
副校长:梁伟雄。负责资产设备管理工作。分管资产设备管理处,兼任资产设备管理处处长。
(三)广东理工学院校长致辞
广东理工学院是一所立足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我们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办学方略,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打造“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我们坚持实践导向,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学以致用”。坚持创新培养,推行“双师型”教学,强化技能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坚持开放办学,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位学子在这里“学有所成、成有所用”,为社会发展输送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三、策略与规划
广东理工学院策略与规划以“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开放兴校”为主线,构建“目标—路径—保障”闭环体系,形成可量化、可追踪、可评价的六大行动方案。

校园一角
(一)人才培养策略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图谱,学校启动“专业集群—课程再造—产教融合”一体改革:一是面向湾区新兴产业脉动,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明显扩大工科规模;二是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各级一流课程,所有专业全面推行成果导向教育;三是携手企业织密合作生态,打造示范项目群,同步倍增校外实践与实验教学平台,行业资源投入力度显著提升。

鼎湖校园一角
(二)学科与科研策略
构建“省级—市级—校级”三级科创体系:力争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带动一批市级平台与校级特色平台协同布局;打造多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五年内持续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授权发明专利不断涌现,一批成果就地转化,横向科研经费保持稳健增长,真正把论文和专利写进地方产业链。

实验室建设
(三)师资发展策略
师资队伍规模保持稳定,高层次人才比例显著提升,博士与高级职称教师成为骨干,“双师型”教师同步壮大。学校实施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银龄教师返聘与海外访学并行的组合计划;教师发展中心提供全周期、终身化成长支持;岗位分类管理与绩效分配改革同步落地,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清华大学李克强院士主讲讲座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佐书演讲


西南交通大学何正友教授发表演讲 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严波教授讲座
(四)国际化策略
构建“一带一路”合作网络,持续拓展境外伙伴院校与区域协同中心,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任教师赴海外研修、外籍教师承担课程,形成双向流动、持续更新的国际化师资池。

新加坡学习小组

马来西亚学习小组

斯里兰卡学习小组

泰国学习小组

俄罗斯学习小组
(五)智慧校园与绿色校园策略
基建推行“一核两翼三片区”空间布局,校园适度扩展,生均教学与生活空间充裕,新建及改造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建筑节能与立体绿化水平显著提升。

校园环境
(六)文化与社会服务策略
文化维度以“四馆五廊三广场”为空间载体,以融媒体中心作传播中枢,以校本思政案例集为鲜活内容,持续擦亮“文化+思政”特色品牌;社会服务维度依托“培训、继续教育、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四位一体体系,常态化服务企业、培训学员,电商兴农等示范项目辐射全省,构建校地共生、校企共赢的可持续生态。

文化展厅与长廊
四、成就与发展
广东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在教育领域不断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教与学方面,学校构建了完善且优质的教学体系。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众多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知识,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理论,还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与创新活动。学校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推行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在专业设置上,紧密对接市场需求,涵盖工、管、经、文、艺等多学科门类,形成了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专业格局。
2025 年 3 月,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公布最新校友会 2025 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标准化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广东理工学院获评 2025 中国三星级应用型专业(3★), 晋升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行列,荣登冠军。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2024年在全国 37 项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赛事中,共获省部级以上奖项 961 人次,包括国家级奖项 270 人次,省部级奖项 691 人次。其中国家级比赛获一等奖 24 项、二等奖 40 项、三等奖 43 项;省部级比赛获一等奖 32 项、二等奖 88 项、三等奖 151 项。 2024 年在 50 余项省级及以上体育竞赛中,共获得竞赛前八名796 人次,其中前三名311 人次。参加全国性体育竞赛获得金牌 9 块、银牌 19 块、铜牌 36 块,省级体育竞赛获得金牌 27 块、银牌 35 块、铜牌 55 块。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获得 3金 11 银 8 铜和丙 B 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女团体三个第一。

学生在跆拳道比赛中荣获省级金牌

学生们在游泳比赛中打破了赛事纪录

校园嘉年华晚会

举办校园篮球比赛(邀请 NBA 球星考辛斯参加)
产教融合是广东理工学院的一大亮点。学校与科大讯飞、华为讯方、新道用友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华为 ICT 产业学院、数智会计产业学院等 8 大产业学院。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将企业的实际项目与技术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知识与实际操作。

承办全国大学生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省级分赛区闭幕式
同时,企业工程师走进校园授课,学校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发大量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覆盖全校所有实习学生,并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还与广东省粤科标准化研究院、广联达、新道科技等企业共建 21 个微专业。 2025 年 4 月,我校鸿蒙全栈开发等 3 个微专业获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 2025 高校微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典型案例。

叶念乔董事长率代表团赴比亚迪、讯方等企业洽谈校企合作事宜

叶念乔董事长率代表团赴比亚迪、讯方等企业洽谈校企合作事宜 与华为及深圳迅方共同建立华为ICT 学院

与中国高科技集团共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

与科大讯飞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人才培养项目
凭借出色的表现,学校收获诸多荣誉。连续多年荣膺“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优秀基地”称号,在全国第十五届数智化人才培养暨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上荣获“校企合作金成果奖”,并成为“中国产教融合百强院校”,这是对学校产教融合工作的高度认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 年高达 96.46% ,充分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荣获校企合作金成就奖

中国产学研融合百强大学排名
展望未来,广东理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